售完不補

數據顯示,台灣與主要國度比擬,製造業勞動生產力成長最多,勞動報答卻最低,國人為低薪所苦。台大國發所傳授辛炳隆示意,台灣企業長期以來,習慣以低本錢競爭,不肯提高產品附加價值,追求降低成本,即便是大企業也是如斯,主政者都不敢下猛藥,只好一再被企業綁架,協助提供低成本勞動力,這也是為何低薪沒法解決緣由。

長期研究企業經營情況的辛炳隆示意,勞動成本是薪資(勞動報答)除以勞動生產力,勞動生產力高,勞動本錢低,示意整體薪資很低。業者的說詞是,主計總處的企業整體薪資調查涵蓋本外勞薪資,由於外勞薪資低,製造業外勞人數42萬餘人,占製造業所有受僱勞工273萬人已達近三成,拉低整體薪資,但本勞薪資是高的。其次,良多企業將駐外人員薪資拆帳報稅,申報勞工記載也可能偏低,從此來看,勞動報酬確實有被低估可能。

即使如斯,辛炳隆說,台灣勞動酬勞太低也是事實,緣由是台灣企業經營多年來,都是力圖降低本錢,各類本錢中,機械裝備等硬體不克不及省,獨一能被壓低的就是薪資。政府政策迎合這樣的企業文化,不管是供應廉價的外勞,或是根基工資慢調,都在共同企業下降成本。事實上,就連企業掛在嘴上的提高效力」,也是哄騙機器設備減少人力,或是將人力壓到極限,並非真的透過研發提高附加價值或是進級,終究仍是壓低勞工薪資。

工商團體主張薪資交由自由市場決定,辛炳隆表示,薪資不是一般商品價錢,還有供應家庭溫飽、養育生子、培養勞動力等社會功能,當局固然可以參與,因為自由市場也可能由資方結合壟斷。

辛炳隆說,主政者期待企業提高附加價值,企業已持久壓低成本,若要改變企業慣性,必需下猛藥,效果多是一場豪賭,還未到達方針前,企業外移、關廠,很少主政者敢豪賭,不敢賭的結果就是被企業綁架。


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AD%B8%E8%80%85-%E6%94%BF%E5%BA%9C%E4%B8%8D%E6%95%A2%E4%B8%8B%E7%8C%9B%如何購買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9eb5k0140c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